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5-09-07 10:30:05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

读了《有效教学》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心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放下老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当中去,融入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去,让那颗未泯的童心生根发芽。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2

最近,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凌飚先生的《有效教学论》。高先生通过“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有效教学的资源”等三个大的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教学论”、“课程”、“课程论”、“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反思教学”等等。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或一种教学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本人认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等等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和相关研究的焦点,这些问题在《有效教学论》一书中都给出了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有效教学论》首先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模式入手,详细阐述了“教学规模”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原始的“个别化教学”发展到“班级教学”,再由“班级教学”不断向“个别化教学”的回归,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依照“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轨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被更新和完善。其次,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提问与倾听”,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和期望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和要求。如对教师的“有效讲授”,认为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和引领学生,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点拨”。这就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大相径庭,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对于“有效教师”的含义,《有效教学论》作了详细地描述:“热情的教师用丰富生动的手势强调重点,缺乏热情的教师经常只是一节课中站或坐;热情的教师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缺乏热情的教师避免与学生对视;热情的教师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来控制教学的节奏,缺乏热情的教师讲课音调单一”等等。这些对我们每个人成为“有效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另外,高凌飚先生在“有效教学过程”一文的论述中,对“有效备课”、“有效讲授”、“有效提问”等许多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观点。如“有效讲授”,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清晰有效地讲授能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的作用,而不是“满堂灌”。对于“有效提问”,他认为教师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保持一定的难度。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使教学更为新鲜有趣,同时,他还将“有效提问”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三种类型,对于教师提问给予了更具体的.技术指导。对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满堂问”现象,高凌飚先生给予尖锐地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有效备课”中,他提出了“有效备课”的三个要素,即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要求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些观念的提出,对教师选择和利用教材以及课程内容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的再处理。

类似以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论》一书都给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解释,对当代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非常切实的指导意义。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3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以简洁的语言说清了教育的目标。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明确了基础教育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学生成长重要、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领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成为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帮助者,成为学生最初信念的唤醒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成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此处隐藏19635个字……的创造思维,以及知识的有效生成,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和谐运转。用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可以说课堂学习生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深刻的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年龄,能自觉地调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体验学习,从而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并能将知识进行迁移

(四)关注课堂上的学习困难的学生 进行个性差异教学

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种学科、每个年龄段甚至不同时代出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了,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多走进学生,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教学的资源并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教育是平等的面对每个学生,使其自主发展,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和中等生,冷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有层次,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困难学生降低要求。布置作业要分层次,对学习困难学生降低标准或者少留,在其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同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善于去扑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恰当的给以鼓励性的、激励性的语言鼓励,语言要做到真诚、坦率,使之不断的获取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不断的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自信心。平时要对他们有耐心,细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多开导、多体谅、多鼓励他们,和他们一起携手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他们会因为教师的真诚而感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信心。学生是有着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个体,都有取得和赢得他人尊重的权利,我们必要尊重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对高效的追求而出现的。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基本功,灵活的驾驭课堂,掌握先进的各种教学理念,有效的组织教学。时代在发展,知识的更替速度很快,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更新专业知识,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敞开胸怀,大胆的接受新的知识,不断的丰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能封闭自我,裹足不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活学活用理论,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

(六)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巧用智慧

新时代的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并学会有智慧地“偷懒”。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最后,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转化上。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5

读完《有效教学》以后,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不像以前的理论书籍一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而是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

有效教学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有效备课。在本章节中,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在我看来,我觉得很有道理,说实话,自己在备课时感觉备的很认真,各个环节也都很清楚。还有一个调查显示,在上班时间,老师们的备课时间并不充分,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很多时候每当我安排了计划,想要备课时,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要你去做,结果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后,自己的备课反到没有实现自己的原定计划了。

关于有效指导,在看这部分内容前,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自己还有很大差距。好在自己平时还算比较注意,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新授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练习课中,重点培养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做题,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绩;而在复习课中,也是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复习,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感觉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关于有效讲授,中间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这一点,比较符合自己的课堂特征。一直以来,自己所提倡的就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却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关于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关键的。早在学习这本书之前,在我们学校提出了这一点,而自己也非常明白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可很多时候,自己往往会因为懒惰或者文采的限制,而只是去简单回顾自己近期内的教学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的书面整理,所以,自己的总结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这也是自己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改进方面。

而在最后自己想说的一点就是有效练习。现阶段很多人对于练习不屑一顾,认为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课堂效果等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相冲突,而我的观点则认为,很多时候,练习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只是由于作业的分层设计不够好,导致很多同学感到一定的挫败感,于是就出现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很多学生开始搪塞老师,敷衍了事。所以,要想真正体现练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来讲,必须要设计有意义的、高效的练习形式。

学无止境,同样,对于一个老师来讲,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帮助很大的老师,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关于有效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